外事外教
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举办“北京大学海外名家讲学计划”系列讲座
2020-12-23
2020年12月,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在国际合作部“海外名家讲学计划”的支持下主办了三场题为“殖民、去殖民与后殖民:荷兰视域中的全球史与世界文学”的系列讲座。主讲人杰罗恩•德伍夫(Jeroen Dewulf)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日耳曼研究系贝娅特丽克丝女王讲席教授(Queen Beatrix Chair Professor),兼任伯克利国际问题研究所和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荷兰殖民与后殖民文学及历史,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低地国家文化,日耳曼文学及欧洲政治等。德伍夫教授是世界殖民与后殖民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长期用英 、荷、德、葡、法五种语言进行学术发表,在欧美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受疫情影响,德伍夫教授未能到达燕园现场,因此系列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讲同时在腾讯会议、哔哩哔哩等网上平台上直播,吸引了北京大学校内外的众多学者和同学观看、学习和讨论。
第一场讲座题为“文学作为抵抗:纳粹占领时期的荷兰地下文学(1940-1945)”,由德语系和世界文学研究所于12月4日合办。德伍夫教授首先结合荷兰17世纪反抗西班牙取得独立的历史,介绍了荷兰在德国纳粹占领时期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阐述了自己选择荷兰地下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以及地下文学在德占时期出现的原因。德伍夫教授认为,荷兰人民在当时压抑的社会氛围中缺乏日常活动,因而将情绪与精力投入文学创作,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反抗德国纳粹的文化压迫和政治宣传。主讲人向大家展示了这一时期荷兰地下文学创作和出版的方式,同时引出了对荷兰地下文学中德语、德国人及德国纳粹形象问题的探讨。此外,讲座还探讨了荷兰在同一时期所面对的殖民地和犹太人等问题,着重分析了战后荷兰各界对地下文学遗产及其影响的讨论。
德语系助理教授毛明超老师及世文所助理教授杨梦老师在讲座后对主讲人进行了回应。毛明超老师从德国文学的角度对德伍夫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补充,杨梦老师则结合荷兰地下文学对创作者产生的长期影响展开了讨论。同学们也在线上和线下踊跃发言,就殖民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及纳粹占领时期荷兰社会的情况与德伍夫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第二场讲座题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中的伊比利亚因素——以纽约曼哈顿的黑人语言为例(1614-1664)”,由西葡语系于12月11日主办。讲座伊始,德伍夫教授回顾了17世纪荷兰西印度公司向新尼德兰(今美国纽约一带)贩卖黑人奴隶的历史,介绍了他们的来源地(中非),列举档案材料证明一部分非裔确曾努力学习并使用葡萄牙语,并分析了他们接触葡语的渠道和掌握程度。随后,主讲人借助纽约地区的殖民档案,通过部分登记造册的“姓氏”(记作“来自某地”),确定了上述黑人奴隶来自安哥拉、刚果、几内亚、佛得角等地。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黑人的母语应当是金邦杜语,少部分讲基刚果语,因为两者同属班图语,比较容易沟通,所以他们定居北美后并不一定以当地通行的荷兰语进行交流。但是,德伍夫教授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即黑人奴隶使用中非语言与葡萄牙语的混杂语,他不仅在一些法庭、教会档案及荷兰西印度公司日志上找到了指涉,而且发现了唯一的直接引用——用荷兰语解释不通的两个葡语词。最后,德伍夫教授将荷兰与葡萄牙的殖民方式进行对比,指出荷兰人虽然希望在北美殖民地用荷兰语传播新教,但一度采取葡萄牙语的权宜之计。不过,随着英国势力在北美的扩张,荷兰语的地位很快被英语所取代。
西葡语系于施洋老师和王渊老师对这一讲进行了回应。于施洋老师结合北大西葡专业的发展,就讲座所涉及伊比利亚语言方面的问题与德伍夫教授进行了探讨。王渊老师则从葡萄牙语文学的角度,对德伍夫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补充和讨论。两位老师积极评价了德伍夫教授的研究成果,指出主讲人掌握了丰富的一手史料,使得研究深度大大增加。
第三场讲座题为“查理•罗宾逊与荷印混血社群身份认同的塑造与流变”,于12月18日由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及东南亚系共同主办。本次讲座将视线转向亚洲,从作家查理•罗宾逊(Tjalie Robinson)的作品切入,探讨后殖民背景下印欧混血社群的身份构建及超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跨民族主义”(trans-nationalism)。二战后,随着新兴民族国家取得独立,大量欧亚混血由前殖民地“撤回”(repatriate)到了欧洲宗主国。德伍夫教授指出,长期以来,国际学界对混血群体在全球移民研究中的作用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罗宾逊的作品则为理解荷印混血社群身份的塑造与流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德伍夫教授首先介绍了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社会中印欧混血社群的历史渊源。殖民官员同当地妇女的混婚和姘居早在17世纪就已开始,荷印混血社群内部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归属始终存在撕裂与矛盾。20世纪中叶,日本的占领与印尼的独立让他们的身份认同更显驳杂。印尼独立后,部分混血群体被政治遣返回荷兰,后又因无法适应当地生活选择再次移民,辗转前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对于在荷属东印度出生的混血群体,荷兰很难被看作是自己的祖国,而印尼的独立则意味着他们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查理•罗宾逊是这一流散混血社群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他通过文学创作与杂志出版,努力构建了一种混血社群间的跨地域身份认同,这种认同跨越了印尼、荷兰、美国之间的地域分界与区隔。德伍夫教授认为,对罗宾逊的个案研究有助于在后殖民语境中重塑一个去地域性的研究框架。
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赵白生老师、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助理教授张忞煜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荷兰语外籍专家Pieter den Hollander就有关话题分享了各自的看法,进一步丰富了讲座内容。本次讲座在视频网站上同步直播,线上线下300多名观众积极参与了互动。
至此,德伍夫教授三场讲座顺利落下帷幕。三场讲座分别从二战地下文学、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和后殖民文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荷兰视域中的全球史与世界文学,极大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得到了与会师生的高度评价。
文字:何俊德、温华翼、于施洋、谢侃侃
图片:何俊德、温华翼、李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