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2015年“跨学科视野下的东方文学研究”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2015-03-30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东方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增强全国高校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和新体制,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项目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与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将于2015年7月联合主办 “跨学科视野下的东方文学研究”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师资力量及教学目的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涵盖了印度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和亚非语言文学4个博士点、14个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19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本期“跨学科视野下的东方文学研究”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依托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有关东方语言文学学科各系所的教学师资力量,同时聘请国内外东方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国内外大学的一流学者参与授课。
本期暑期学校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国家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属四个二级学科——印度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和日语语言文学,国家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属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提高学员们的文学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
本期暑期学校既继承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的优势传统,又将发挥引领国内东方文学研究方向的作用。课程侧重于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将相关的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多学科的学术视野,引入到东方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来,在跨学科的平台上探索东方文学的新趋势和新发展。
时间与地点
2015年7月6日至17日,为期两周,北京大学校内上课。
暑期学校的活动、考核方式及结业证书
暑期学校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专题授课,并组织学员分组展开研讨。暑期学校根据研究生论文的质量,设优秀论文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学习之余,计划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等活动。
暑期学校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学术训练背景,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相关问题和课题加以探讨,提交论文并做口头发表。全程听课,参加研讨并提交符合学术规范的课堂研究论文,达到暑期学校要求的学员可获得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证书。承认本暑期学校课程的高校可给予结业学员2个学分。
学员选拔方法
1.招生对象及招生人数:
全国各高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攻读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高校讲授世界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和东方文学课程的青年教师。
计划招收正式学员80人、旁听学员20人,原则上本单位和北京本地学员均作为旁听学员。北京大学学员的成绩计2个学分。
2.报名方式:
报名截止时间为2015年5月20日。请有意申请的同学填写报名表格,同时提交一篇与东方文学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报名表和论文电子版请发到(shaoxm@pku.edu.cn 或 liudongmei@pku.edu.cn),并将纸质版报名表和论文邮寄到: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教务办公室邵晓梅或刘冬梅老师收,邮编:100871。
正式录取名单将于2015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网页/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网页(http://grs.pku.edu.cn/,http://www.eastlit.pku.edu.cn, http://www.fitiseasy.com))公布。
本校研究生可于2015年5月28日之前把报名表直接送交北京大学民主楼教务办公室。
3.录取条件:
录取的原则主要依据申请者的教学、教育、科研背景和提交的学术论文,并关注申请者当前的研究课题以及毕业论文选题。
学费和食宿费用
暑期学校学费将由北京大学全额资助,免费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并为来自外校的正式学员提供北京大学食堂饭卡及一定额度伙食补贴(含饭卡费)。交通与住宿自理。
信息查询
有关历届东方文学暑期学校的举办情况及课程设置、北京大学周边公寓联系方式等信息可登陆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页查看。
联系人:邵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62751686
电子邮件: shaoxm@pku.edu.cn;liudongmei@pku.edu.cn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
2015年3月26日
2015暑期学校报名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