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慕尼黑大学德文系讲席教授Friedrich Vollhardt(傅汉德)系列讲座成功举办

  2023年10月20日至25日,由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德语系、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海外名家讲学计划之傅汉德教授系列讲座顺利举办,活动得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德语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学者与慕尼黑大学德文系讲席教授傅汉德(Prof. Dr. Friedrich Vollhardt)展开对话交流。四场讲座内容涉及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德语思想史和文学名家,从经典文本出发,融汇文学、古典学、神学和哲学研究等多重问题,契合国内学界西学问题的学术关注,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多个院系以及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0余名高校师生参与活动。

  10月20日,本系列首场讲座“论歌德的宗教观”于外文楼206室举行。该讲座由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胡蔚老师担任主持,德语系谷裕老师担任与谈人。傅汉德教授在首场报告中梳理了歌德宗教观的发展历程,并将《浮士德》作为一部宗教剧进行了解读。在报告的第二部分,教授则将重点放在了对《浮士德》的宗教解读上,着重探讨了《浮士德》开头的两个赌约所涉及的神正论问题、《浮士德》结局作为万物复原论(Apokatastasis panton)的诗学变形以及前述场景对宗教艺术的参考借鉴。与谈人谷裕老师对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的评议。最后,胡蔚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今日讲座和问答涉及的都是德意志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

 

傅汉德教授讲座后合影

 

  讲座第二场 “雅各布·波墨(1575-1624):试论其人其作”于10月23日在民主楼208室举行,该讲座由北京大学德语系卢白羽老师担任主持,德语系王建老师、胡蔚老师以及清华大学哲学系米歇埃尔·施文根施罗格尔博士(Dr. Michael Schwingenschlögl)作为与谈人出席讲座。傅汉德教授在报告中简要介绍了神智学者和唯灵论者波墨的生平。他认为人应当发挥精神的作用,阅读自我这本“大书”。随后,傅汉德教授将话题转向宇宙论,这涉及到对波墨所属派别的划分。最后,傅汉德教授对波墨思想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总结,指出波墨的思考对于近代早期的唯灵论-赫尔墨斯主义传统最具启发意义,也深刻影响了1800 年前后的作家与哲学家。王建老师表示,在中国的波墨研究几乎空白,其神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施文根施罗格尔老师同样关注波墨的宗教观点和宇宙观,认为波墨的思想与谢林的哲学思想有一定连贯性。胡蔚老师指出,波墨作为“德国第一位哲学家”,其文本理解难度较大,其经历体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联;而这一“以自然为书”的传统也延续到了以诺瓦利斯和艾辛多夫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傅汉德教授讲座后合影

 

  10月24日上午,第三场讲座“托马斯·曼《浮士德博士》与1587年的《浮士德书》”在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民主楼208会议室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德语系副主任毛明超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德语系黄燎宇老师和北京大学德语系罗炜老师担任与谈人。傅汉德教授指出,托马斯·曼在他的小说《浮士德博士》(Doktor Faustus)中大量援引了1587年出版的《浮士德书》(Historia),穿插并组合了宗教色彩的地名以及丢勒的画作等细节,将发生在20世纪的故事与宗教改革的时代相连结。随后,傅汉德教授分析了《浮士德博士》对《浮士德书》、路德《圣经》以及《痴儿西木传》等文本的指涉,将主人公莱韦屈恩与浮士德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并进一步把这种跨时空的关联性上升为德国文化的产物。而在另一方面,《浮士德博士》中频繁引用的古德语营造了一种“宗教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对16世纪浮士德的逐步认同。在与谈环节,罗炜老师肯定了傅汉德教授将德国上世纪的灾难与路德时代相关联的思路。黄燎宇老师谈到了托马斯·曼在德国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然后就“德国为何陷入了灾难”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论及音乐对于德国形象与德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傅汉德教授讲座中

 

傅汉德教授讲座现场

 

  10月25日下午,本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想象的发现——莱辛的《拉奥孔》”在燕南园56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举行。燕南园也是《拉奥孔》的中文译者、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旧居所在。本场活动由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胡蔚老师担任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贺询老师担任与谈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宁晓萌老师代表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致欢迎辞。傅汉德教授首先介绍了学术研究版《拉奥孔》对旧版的补充和超越,说明这场报告内容的出发点是回应评论家对此版本的质疑。教授从莱辛的这部未完成著作对美学理论和艺术研究产生的影响出发,指出《拉奥孔》重新定义了艺术形式与审美经验之间的关系,注重从自然摹仿中解放出的艺术效果,要求观众的想象活动和主观性。随后,教授详细探讨了“包孕性”(Prägnanz)这一关键词,即动作的前因后果都能从中得到理解的顷刻。教授将莱辛的美学观点与康德的审美理念进行比较,指出后者关注“认识能力的自发性”,而莱辛则从感知心理学出发,通过自由想象获得逼真的审美幻觉(Illusion),激发情感共鸣。此外,教授强调了莱辛的美学与基于共情(Mitleid)的伦理学的关系,也就是艺术感知有助于道德上的自我认知。最后,教授尝试着探索一种东西方的美学连接,征引程抱一先生的《美的五次沉思》,与强调主体性的西方美学存在相通之处。

  贺询老师回溯了北大美学教育的传统,强调了今日燕南园内这场讲座的重要意义。胡蔚老师对三位古典主义艺术大师各自的审美视角做了总结。哲学系宁晓萌老师讲解了沈周的《苔石图》,让大家领略了中国绘画中诗书画的互动关系。

  最后,北京大学德语系胡蔚老师、黄超然老师代表北大师生向傅汉德教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盛赞傅汉德教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浓缩为四场学术讲座,带领参会者漫游近代早期到二十世纪的德语文学,为北大师生献上了一场学术盛宴。两位老师也向参与讲稿翻译、活动筹划和会务工作的北京大学德语系同学和提供大力支持的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师生表示了感谢。参与系列讲座的还有北京大学德语系刘敏老师、李睿老师和外教李克老师(Prof.Dr. Patrick Kühnel),以及北京大学哲学系欧阳霄老师、南星老师。

 

傅汉德教授讲座后合影

 

  傅汉德教授在京期间也与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院系领导进行了会谈,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院长陈明老师、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德语系王建老师、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胡蔚老师和北京大学德语系副系主任毛明超老师出席会谈,与傅汉德教授共同探讨了在语文学研究高端交流和科研教学方面合作的可能,并对进一步合作交流表达了愿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