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外教
德语系成功举办与德国基民盟议员代表团座谈会
2024-05-06
2024年4月15日,德国联邦议会议员、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副主席、联邦卫生部原部长延斯·施潘(Jens Spahn),联邦议会议员居乐(Serap Güler)率德国联邦议会基民盟议员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郝平,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分别会见代表团一行。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驻德前大使史明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亚部副主任吕宏伟等陪同代表团来访,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党委书记李淑静等陪同会见。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德语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近四十名来自各个年级的优秀学生代表,与施潘一行交流座谈。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黄燎宇、德语系主任胡蔚参与交流活动。活动由德语系副主任毛明超主持。
活动现场图
在简短的开幕致辞后,交流正式开始。首先,德语系21级硕士研究生、德国研究中心学生、即将赴柏林洪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邢旭向来宾提问:她了解到德国和欧洲个别大学终止或暂停了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博士奖学金项目的合作,鉴于中德双方均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学术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请问施潘先生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施潘回应表示,目前部分欧洲国家及美国存在一种顾虑,认为学术交流恐难以与“安全”因素完全分割,这一担忧对正常的学术交流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国际学术合作造成了限制。他表示,希望两国能够促进双方学生留学及研究机构互访,更深入地了解彼此,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双方的对等。许多中国留德学生在回国后,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德关系稳步发展,他期待未来也有更多的德国学生到中国、到北京大学学习。
紧接着,德语系21级硕士研究生、德国研究中心学生、即将赴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孙鹤临同样就中德学术交流领域存在的障碍提问:她在预约签证时发现,自疫情以来专门为赴德中国学生与研究人员设置的等候名单仍未取消,她本人需要等待数月才能成功预约递签。在中国已实施德国赴华人员15天免签政策的前提下,德国是否会简化中国学生的签证手续,以促进青年人之间的交流?
施潘回应,中国对德的15天免签政策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德国赴华人员的入境。而德国签证效率不尽如人意,部分原因在于申请量大、申请程序电子化程度有待提升,他担任联邦卫生部长期间,在引入海外护理人员的过程中也遇到类似情况。他明确表示,不应有漫长的签证等候名单。
居乐补充表示,德国联邦政府在不久前出台了旨在促进职业技术人员移民的法案,但其效果同样受到冗长的签证程序的制约。不过她认为,德国政府将会积极回应中方出台的短期免签政策。
邢旭同学(前排中)、孙鹤临同学(前排左)提问
德语系同学认真参与活动
随后,德语系22级本科生、即将于10月赴慕尼黑大学交换学习的黄玺发言。他表示,作为德国古典音乐爱好者和瓦格纳粉丝,他始终认为德国是文化大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然而,近年来德国各级政府对于文化行业的支持却在大幅减少。例如,根据媒体报道,在施潘的故乡北莱茵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政府计划在2024年削减750万欧元的文化预算,巴伐利亚州也在考虑采取类似措施。他想请问来宾如何看待这种趋势,如何看待经典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施潘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北大德语系的年轻学生重视学习德国文化,甚至比德国人更懂得欣赏德国古典文化。就具体问题而言,各联邦州的文化预算取决于其总体经济形势,而德国经济目前遇到一些困难,联邦、州和市三级财政预算均出现十年来的首次下降。当然,他无意在此探讨应如何推动德国经济复苏,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欧洲经济也将同样增长;欧洲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也将从中获益,因为双方有着密切的经贸联系。此外,北威州还实行了一项“每个孩子学一门乐器”的文化政策,因为人们坚信,儿童在学习音乐时也在发展自己的人格。
最后,德语系21级本科生、曾在慕尼黑大学交流学习的朱孟沂提问:她目前在学习专业课《德国历史》,用德语背诵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与史实细节,包括“卡诺莎之行”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文化斗争”。她很好奇德国学生,尤其是和施潘先生一样的天主教教徒或是和居乐女士一样具有移民背景的学生,在今天如何学习德国历史。
居乐表示,很高兴得知北京大学德语系会如此详细地讲授德国历史。由于教育并非联邦事务、而是由各联邦州管辖,各联邦州的教学大纲不尽相同,刚刚提到的“卡诺莎之行”就不是德国历史教学的必修课程。德国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是对纳粹暴行的反思、对历史伟人的介绍、以及欧洲史。当然,作为基民盟的成员,基督教历史与伦理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同时,作为移民国家,德国也需进一步讨论是什么造就了国家历史的核心。
施潘补充表示,在网络检索如此便捷的时代,或许的确无需再记忆特定历史事件的日期,更重要的是在历史学习中把握事件背后的政治脉络、文化进程与思想史。例如,“卡诺莎之行”就是欧洲政教分离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学生们还应当了解启蒙运动、世袭君主制及其终结、法国大革命、德国的小邦林立与1871年的统一等关键历史时间与节点。此外,即便今天许多德国人只是“文化基督徒”,但基督教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今德国社会。当然,挑战在于,在欧洲各国多元文化及移民与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寻找德国历史的锚点。这也是北大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施潘(左)与史明德大使(右)回答学生提问
由于时间有限,提问交流就此告一段落。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驻德前大使史明德祝贺本次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总结指出,今天的交流活动体现出北大德语系的同学们德语水平扎实,对德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政治有充分而深入地了解,有较强的意愿赴德学习交流,思想活跃而开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因此应当鼓励促进青年交流。他认为,尽管现代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但依旧无法取代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中德情况确实有所不同,这就更需要双方通过对话深化理解与互信。中国的经验是,开放造就国家富强。他希望未来能进一步以青年交流为契机,推动中德关系积极健康发展。
来源: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德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