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和区域研究系列讲座:农业与现代化——印度的案例与历史的视角

  2023年10月14日,华侨大学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冯立冰研究员应邀为我校师生进行题为“农业与现代化——印度的案例与历史的视角”的讲座。本次讲座是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和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主办,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承办的2023年秋季学期南亚研究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本场讲座由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张忞煜助理教授主持,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东南亚系谢侃侃助理教授出席本次讲座并参与讨论。

 

 

  在讲座中,冯立冰老师从自己博士论文形成的专著《基金会、冷战与现代化:福特基金会对印度农业发展援助之研究(1951—1971)》出发,详细介绍了选题缘起、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冯老师指出,美国式的现代农业一度成为对农业现代化的普遍认识,而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村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发展成为类似模式,因此一直被视作“现代”的对立面。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型,美西方也曾提供各种“处方”,但在第三世界国家常常遭遇“水土不服”,探索第三世界国家农业与现代化的出路成为重要议题。中国和印度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下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经验的过程中,对印度的农业和现代化历史经验的观察是具有意义的。

  印度独立后经历了“工业立国”与“农业立国”的争议与摇摆,政治精英相互妥协,明确了工业化道路的同时,强调对农村、农民、小手工业的保护。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印度发展重心放在重工业,农村地区开展社区发展计划,并依靠外国粮食援助避免饥荒。美国出于意识形态及国内政治需要,也热衷于对外粮食援助。受到印度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国际上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粮食与人口安全的危机预警、以及育种学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美国逐渐收缩粮食援助,转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绿色革命”,印度也集中资源发展农业。“绿色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的粮食增产,但也带来了区域发展不均、贫富差距增大、政府财政压力加大等问题。

  冯老师还向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撰写博士论文的心路历程。冯老师强调,做研究需要先做好知识储备,寻找多元的资料支撑研究。选题最好能够以小见大,查找、阅读和整理资料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也充满发现的快乐。

 

 

  在讨论环节,谢侃侃老师从南亚研究和东南亚研究问题的相似性出发,对比绿色革命在印度和印尼进展的异同,探讨印度的绿色革命是否相对成功。与会师生还就工业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农业与现代化关系、历史研究材料选择与对话点设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图文/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