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人在印度——知识迁移与文化相遇”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2023年6月25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印度文学研究分会共同主办的“近现代中国人在印度——知识迁移与文化相遇”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民主楼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主持,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党委书记李淑静分别致辞,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问候。

 

陈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张秀明副所长致辞

  

  张秀明副所长介绍了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和《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的历史、职能和办所(刊)宗旨,并指出,中印同为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近现代劳工输出和国际移民历史背景相似,具有丰富的可比性。国际移民是全球化背景下重要的国际议题之一,华侨华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宁一副馆长代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祝贺论坛胜利举行,同时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脉络和馆情馆况,对以论坛为机缘进一步加深华侨华人领域研究表示期待。李淑静书记在致辞中回顾了北大外语人学脉传承和办学宗旨,鼓励与会学者通过论坛进一步完善中印近现代交流史结构框架、提出新的研究思维,在史料资源的相互印证中,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宁一副馆长致辞

  

李淑静书记致辞

  

  论坛聚焦中印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等主题,共分三场。第一场主题为“近现代中印交流的精神标杆:哲学家和佛学家”,由张秀明副所长主持,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助理教授张忞煜评议。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朱璇以《周祥光印度哲学与佛学研修之路》为题,结合史料勾勒还原出周祥光1942至1963年间赴印求学、执教、出仕、游历、禅修直至去世的生命轨迹,总结周祥光秉承中印学脉而对印度学术文化源流的探寻。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讲师黄蓉的发言题目为《谭云山与中国文化在印度的传播》,结合史料分析了谭云山在共性个性视野中积极支持中国文化精神传播,助力民国时期中印跨文化对话赓续、印度早期中国学建立、印度汉学家群体形成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扬州大学哲学系、扬州大学徐梵澄研究中心(筹)讲师樊沁永的报告以《文化相遇与精神探源——徐梵澄先生的希天孤旅》为题,总结了徐梵澄译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渊源、立场和经验,深入思考当下中华学术外传路径。斯里兰卡佩拉德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radeniya)博士释道心在报告《法周与斯里兰卡佛教初探》中论述了法周(巴宙)与斯里兰卡佛教渊源,分析民国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寻求真理的历史现实和宝贵精神。张忞煜教授对四位发言作了综合点评,他表示,对近代中国佛教知识分子力图恢复西行求法传统,同时坚持历史语境下的现实关切现象的挖掘研究,有助于思考中国佛教在拓展该交流网络、创造性地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借鉴他们以我为主、将中国佛教研究拓展至印度佛教乃至印度哲学研究的方法,以及对建立学术话语的努力,对学科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部分与会学者

 

  第二场主题为“复杂的人群网络(一):华侨、海员与艺术家”,由宁一副馆长主持并评议。张秀明副所长以《国际移民与文化交流——印度华侨华人与中印文化交流》为题,在界定国际移民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印度华侨华人社会的特征和近现代历史变迁。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曹寅的发言《中国海员战时工作队与1942 年加尔各答华人暴动》结合档案文献,还原20世纪40年代中国海员滞留加尔各答,受到中英政府合作管控和规训,逃避统治或抵抗暴动的历史事实。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吴天跃在报告《“岭南派”画家的印度之行——以高剑父和女弟子游云山为例》中指出,“岭南派”画家高剑父和游云山印度行旅中的思索和认知同中有异,反映出不同性别、身份、时期的画家对印度艺术的理解、接受和转化。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延雨在发言《天竺佳丽——二十世纪中印美术交流中的女性(1900-1962) 》中,例举石鲁、张大千等中国画家作品中呈现的被长久遮蔽的印度女性,以及戴爱莲、游云山等在印游历、学习和生活的中国女性艺术家实例,探讨女性在中印美术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对中国艺术史带来的深远影响。宁一副馆长充分肯定了本场报告的学术价值,指出华侨华人研究既要有宏观、整体的论述,又要着眼具体人物或事件,既要关注华侨中的普通劳苦大众,又要关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第三场主题为“复杂的人群网络(二):商人与科学家”,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研究员罗杨主持,曹寅副教授评议。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赵晋超在报告《从香格里拉到噶伦堡:滇商家族与印度中华学校往事》中,介绍了以噶伦堡著名侨领滇商马铸才为代表的噶伦堡华侨生活概况和中华学校授课情况,以及20世纪50年代末中印关系恶化后,马家后人辗转加尔各答华侨学校的求学经历。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讲师池明宙的报告题目为《钢铁运输与印度工业研究——抗战时期柯俊先生的印度经历》,介绍了柯俊院士抗战时期赴印度实习及为中国政府递交印度工业研究报告,剖析印度工业建设经验,思考中印两国的科学和社会发展。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陈明教授的发言以《两赴天竺:徐仁在印度的留学及其科学研究》为题,结合相关档案、手稿、图片等资料,梳理了徐仁院士1944-1946、1948-1952年间两赴印度留学、任教的具体经历,揭示徐仁在近现代中印科学技术交流史上所作的巨大贡献,及其在近现代中国留学史中的标杆意义。曹寅副教授在评议中表示,本场报告聚焦境外科学家、工程师、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所作的努力和所发挥的影响,为中印交流研究打开了新视野。

 

与会学者合影

  

  最后,陈明教授作闭幕致谢,再次对发言人、评议人、主持人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在总结论坛重要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统筹出版会议论文集;二是号召各学科各领域的青年学者,组建一个近现代中印关系史、交往史的专门研究团队,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构建数据库,并以此为平台共享史料,进一步推广中印专项交流研究。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 李文博 / 图: 张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