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和区域系列讲座:离散法缘:横跨南海之佛教及其现代主义

  2022年5月18日晚,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谢明达(Jack Meng-Tat Chia)老师应邀为我院师生进行了一场题为“离散法缘:横跨南海之佛教及其现代主义”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九洲官方网站,九洲jiuzhou(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东南亚系和“太平洋丝绸之路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组主办。

  谢明达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佛教与华人民间信仰、跨国佛教,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的互动。本次讲座基于其英文专著《离散法缘:横跨南海之佛教及其现代主义》( Monks in Motion :Buddhism and Modernity Across the South China Sea ),探讨了汉传佛教在东南亚、尤其是海岛东南亚地区的传播与在地化,展现了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南海佛教网络,对其影响展开了深入的分析。

 

 

  中国-东南亚佛教网络的建立同华南沿海地区民众下南洋的历史息息相关。19世纪下半叶,欧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与经济机遇推动大量华人移居东南亚,并带去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汉地民间佛教信仰。至清末民初,中国国内出现了佛教现代运动。为了修建南普陀寺和闽南佛学院、弘扬人生佛教思想,太虚法师曾三次到访新加坡宣道募款。他的访问既启发了当地汉传佛教组织的成立,也推动形成了东南亚地区的南海佛教网络,促进僧侣、思想和资本的流动。在这个网络中,源自汉地的现代佛教思想传入东南亚,并在僧侣移民的推动下努力适应本土政治社会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机构化、在地化。改革开放后,许多东南亚佛教信众又通过南海佛教网络回到中国,投身侨乡佛寺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双向多元的互动关系。

 

 

  谢明达老师打破了固有研究对佛教和区域的刻板范式。讲座展现了中国与东南亚佛教群体间的联结性历史(connected history),将汉传佛教研究带入过去以上座部佛教为核心的东南亚佛教研究,也将东南亚特殊的南海佛教引入汉传佛教研究。谢明达老师指出,佛教研究应越过国别与族群的藩篱,研究者有必要培养多语能力和开阔视野,不断发掘领域内外的新问题、新材料。

  在讲座互动交流环节,谢明达老师同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宗教的在地化发展和神智学网络,汉传佛教在菲律宾的发展,以及佛教物质文化的流动性等议题。谢明达老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鼓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学术,致力于打破语言、地理边界、固有认知等藩篱,产出富有洞见的创新性成果。

  图/文:李昊朗 王雪婷